目前分類:地球大小事 (5)
- Jul 23 Wed 2008 23:41
轉貼:We Are Here: The Pale Blue Dot
- Oct 15 Mon 2007 21:19
Gore & Nobel peace prize? Leonardo & The 11th hour?
最近很熱門的消息,除了Gore得了諾貝爾和平獎,另外則是Leonardo監製與配音的環保片第十一個小時。
這兩件新聞,引起了週遭人士不斷的討論與批評。
其實諾貝爾和平獎是由Gore以及IPCC所共同得到,當然Gore的得獎引發了不少抨擊。
首先是不願面對的真相中所引用的數據與資料遭人質疑,過度放大與使用不當。而Gore本身平日的生活似乎又是違反環保,耗費大量資源更是令人詬病。
IPCC(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所公布的數據也不太受國內外學者喜愛,光是本身的組成就具有不少政治因素的人員,就常令人不齒。
但就這個諾貝爾和平獎而言,只能說剛好得獎對象是高爾,剛好出了一部<不願面對的真相>這部片,一切都是太剛好。得獎的結果,也難怪那麼多人難以接受。
諾貝爾和平獎的得獎依據如下:
to the person who shall have done the most or the best work for fraternity between the nations, for the abolition or reduction of standing armies and for the holding and promotion of peace congresses.
而Gore以及IPCC若真的要說出其貢獻,那就是至少他們提醒了人類要珍惜地球。
另外,Leonardo所主打的<第11個小時>,將於十月底上映;這部環保片想必屆時必定能再度引起大眾的注意。
當初在觀賞<不願面對的真相>時,每逢提到Gore的心路歷程,似乎有點政治的臭味。
希望這部<第11個小時>能議題更完整,內涵更豐富,不僅發現真相,也接受現實。
但不管是Gore或是Leonardo,不論是電影、音樂或是活動造勢,這些都是手段(或許也包含過度誇大)。
當然,我們要盡量減低這些活動背後所需的資源與花費,
但讓一般大眾更快得知目前地球環境的轉變,以及要如何調整自身的習慣與態度。那麼某些手段,如此看來就是值得的。
但是我仍想說明,目前大家的焦點仍在氣候變遷,當然長久以來的資源過度消耗、環保、貧窮、土地不當利用等問題依舊存在。
全球氣候變遷本就是在地球上會不斷重複上演的戲碼,但人類的誇張行為也不可否認的為重要變因之一。
目前真正能解決問題的應該在於國家的決策者,政府與學界互相搭配,大刀闊斧推動具有用永續經營理念的政策,摒除權力爭奪與勢力劃圈的無聊戲碼。若政府能帶頭做起,才能有較大的助益。因此,你若有朝一日也成為一個集團、企業、甚至國家的決策者,請你應盡你該有的社會責任。
那一個平民老百姓呢?我們或許沒有這麼大的資源或權力,但從改變自身的生活習慣以方法之一。
現在坊間總是不斷強調綠色消費、有機、樂活等主題,但仍要慎選,以免淪為商人的搖錢樹。
愛護地球,可以聲勢浩大,也可以簡單純樸。
就如同電影所說的,現在還來得及,地球村的各位不應放棄。此外,也要培養面對環境變遷的生存能力,因衝擊已無法避免。
因此,
你可以做好垃圾分類。
你可以對人更和顏悅色。
你可以愛護動物。
你可以省水省電。
你可以更平等的看待所有人種。
你可以試著生活簡單一點。
- Jun 27 Wed 2007 22:30
綠建築Green Building
目前國內已經有許多建築(包括大樓、校園)的建造方法都已採用綠建築取向,有的甚至已取得綠建築標章。不過個人認為,政府機構或建築相關組織應該要有完整計畫,並逐漸改善國內中央與地方的建築方式,而不是讓綠建築淪落成建商利用的變相的指標(價格昂貴,但卻無綠建築應具備的功能)。
- Jun 24 Sun 2007 17:55
綠色生活十二招
在此要分享「綠色生活十二招」,這是我參觀臺灣環境資訊協會的網站時所發現的,以下只是節錄。
於 2006 年國際地球日的年度主題為「氣候變遷」,與國際地球日網站同步,推出「綠色生活十二招」,期望地球人能夠吸收新知,更希望能啟心動念,身體力行。
1.二氧化碳要減少!(CO2 Diet)
例如:將12年舊的冰箱換新可以減少約1000磅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1加侖的汽油使用量可降低約22磅的二氧化碳,將白熾燈改為日光燈可減低260磅的二氧化碳。
3.什麼魚不能吃?(Fish)
4.小心外來種!(Invasive Species)
5.有機棉(Cotton)
6.節約用水(Water Quantity)
我們都可勵行節約用水計畫,留意並儘速修理水龍頭、水管漏水問題,同時使用簡單省水裝置都是舉手之勞,卻能有效保護地球環境。
7.淨水永續(Water Quality)
另外,我們也摒棄化學肥料的使用,改採有機肥來美化環境,這不但可使我們的水源保持潔淨,同時也可保護野生動物、寵物、甚至孩子們的健康。
8.垃圾分類(Trash)
垃圾最大的問題在於製造容易、處理難;用焚化的方式,會導致空氣污染及氣候異常;用掩埋的方式,會毒害我們飲用的地下水;傾倒到大海,則會影響捕魚鳥及海中生物的生存空間。
要降低垃圾對環境的傷害,我們首先能做就是減少製造垃圾,例如:購買包裝最少的產品,同時切實執行垃圾分類及資源回收的工作。
9.森林樹木不可少(Trees)
為了拯救全球的森林資源,Forest Stewardship Council這個非營利性機構多年來致力於訓練各國相關組織有效監督及認證伐木業的運作及經營,目前有至少56國、共3,100公頃的森林環境受該機構監督。
身為消費者,我們可以選購經過認證的木材產品,以實際行動加入保育森林資源的行列。
10.校園環保(Schools)
相關因應措施包括減少使用造成污染的清潔劑及殺蟲劑,並應定期維護建築物內外的環境清潔。
11.塑膠製品(Plastic Bags)
紙袋的製作過程比塑膠袋的生產消耗更多的能源及水量,同時也帶來更多的空氣污染。
因此,不論塑膠袋或紙袋都對環境不好,保護環境最好的方法還是由消費者自備購物布袋。
12.行動電話不亂丟(Cell Phones)
行動話機中所含的有毒物質以鉛的殺傷力最強,殘留在垃圾掩埋場中的鉛不但不易分解,鉛對於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免疫系統及腎功能均有極大的傷害。
手機所帶來的其他有毒廢棄物包括銻、砷、鈹、鎘、銅、鎳、鋅等;手機電池也含有鈷、鋅、銅等重金屬,對動植物及人體健康均形成嚴重威脅。此外,手機若經焚化處理,更將釋放戴奧辛、夫喃(Furans)等劇毒物質。
- Jun 09 Sat 2007 23:09
Organic Coffee & Fair Trade
最近因工作關係,收集了不少有關永續、環保、綠色能源、LOHAS 等相關資料。
其中查詢有關 422 Earth Day 的資訊時,發現 2006 年世界地球日推出了綠色生活十二招,其中有個議題吸引了我的注意,那就是<喝什麼咖喝最環保?>
你可能不清楚你所喝的咖啡,是怎麼來的?世界上的咖啡豆早期是使用 shado-grow (蔭種種植)的方法所種植出來的,就字面上解釋就是在樹蔭下的有限面積上種植咖啡豆。此種方法大都保持當地林相,於不同高度的樹木下種植咖啡豆,因此可同時獲得多量作物(如咖啡+果樹等),也減少節省成本(因減少開發),另外,shadow grow coffee 比日照種植的咖啡豆較為甘甜。